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工作 > 科研动态
地方土著鱼“都匀红鲤”稻田综合种养试验获成功
来源:畜牧水产研究所 作者: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都匀毛尖茶研究院)
字号:
9月6日,黔南州农科院组织专家对位于坝固基地的2.7亩“稻鱼养殖”试验田进行开田测产,共收获都匀红鲤143.1公斤,平均亩产达到53公斤,比传统稻作的常规鲤品种(系)多出6-1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每公斤50至60元,比常规稻鲤品种价格每公斤高出2-5元,亩产值增加100元左右。经试验观察,都匀红鲤下田养殖后,其体长、生长速度及抗病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较为优越的性状特征。

技术员在稻田展示都匀红鲤生长性状

近年来,黔南州农科院针对稻田养鱼品种存在的产量低、适应性差、抗病性弱等难点痛点问题,在全州范围内收集稻鱼养殖品种(系)资源,选定地方稻鱼土著品系都匀红鲤为研究对象,开展遗传资源评价、鉴定、提纯选育和驯养繁殖工作,攻克了地方稻鱼驯养繁殖中驯化难、疾病多、成活低等技术瓶颈,都匀红鲤鱼苗成活率提高50%以上。

都匀红鲤

杂交选育后的都匀红鲤,保留了金鳞赤尾,头顶两星、背印两杠的俊美外观特征,且在养殖过程中表现出耐低氧、抗病性较好的优点,品质具有鳞片松软、腥味清淡、刺少肥美、肉质鲜嫩的特性,是“稻+”养殖的理想品种。
州农科院技术员余科介绍,针对都匀红鲤开展的杂交创新和自交提纯技术研究,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发表相关科研论文4篇。

在都匀匀东镇,当地苗族妇女开田捉鱼

据了解,2022年,黔南州农科院在都匀市匀东镇甲登村进行成果转化试验,按每亩稻田20斤鱼苗的标准投入,开展稻渔综合种养试验1000余亩,带动100多户农户参与养殖。今年扩大到都匀归兰乡及瓮安、三都、龙里等地开展稻渔综合种养试验,观察其在不同田间环境下的生长表现。试验证明,都匀红鲤在同一稻田环境的养殖鲤品种(系)中实力胜出,生长性状和品质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系)。
州农科院表示,将继续在地方名优特土著鱼品种选育、人工助产繁殖、人工驯养等方面开展攻关研究,进一步探索地方土著鱼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为黔南水产种业振兴和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来源:山水黔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