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扩繁的优势
茶树扦插扩繁具有繁殖速度快、遗传性稳定、能够保持茶树母本的优良性状的同时,还能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茶叶品质的优势。此外扦插繁殖的茶树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更强,这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扦插扩繁解决的关键技术
1、茶树优良性状的选择。根据黔南境内的自然条件、栽培特点和制作茶类的要求,通过观察和筛选,挑选出丰产性、适制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茶树,进行扩繁培育的茶树单株。
2、无性繁殖技术。可以保持茶树自身的优良性状,生育期和长势比较整齐,新梢的大小、持嫩性、色泽等较接近,并且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高。
3、安全的栽培管理。茶叶安全栽培管理是茶叶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喝茶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促进茶苗生长,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
4、病虫害防治。通过定期检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茶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茶树抗病虫害能力和减少茶园污染源。
(二)扦插扩繁的创新点
黔南州拥有大量的地方群体种,如都匀毛尖茶中小叶地方群体种、贵定鸟王种等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然而黔南州茶树主栽品种主要是福鼎大白种,自育品种很少,加强黔南州茶树育种迫在眉睫。茶树优势单株扦插扩繁培育是茶叶生产中重要的育种手段,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茶树单株,进行无性繁殖,以获得大量优质、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茶苗。
1、扩繁方法。在茶树优势单株扩繁方面,我们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也叫无性繁殖法。扦插繁殖具有保持品种特性和快速繁殖的优点,扦插繁殖方法,将无性系植株扩繁到更大的群体中,以获得更多的优质茶苗。
2、栽培技术。为了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我们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如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绿色防控和行间覆盖防草布等。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精准灌溉技术能够根据茶树生长的需求进行精确供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茶叶的安全性。苗圃茶行间覆盖防草布,能够阻止阳光透过地面照射到防草布下面的杂草,使杂草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达到抑制杂草的作用,有效地提升茶树栽植水平及养护管理水平。
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是茶树繁殖的一种方式,也是茶树栽培中一种常用的繁殖手段。这种繁殖方法不仅能够保证茶树品种的纯度和稳定性,还能够提高茶树的繁殖效率和生产效益。由于黔南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997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地,所以在苗床的选址等步骤上更加要谨慎。
(一)苗床选址。
1、土壤质地适宜。茶叶扦插需要选择质地疏松、透气性好、排水通畅的土壤。砂质土壤或轻质土壤较为适宜,有利于穗条的生根和生长。
2、土壤肥力适中。苗床土壤的肥力要适中,不能过于贫瘠或肥沃。过于贫瘠的土壤会导致穗条生长缓慢,而过肥沃的土壤则可能导致穗条过度生长,甚至造成病害。
3、避风向阳。茶叶扦插苗床应选择在避风向阳的地方,以避免风力对穗条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向阳的环境有利于穗条的光合作用和生根。
4、便于管理。苗床应选择在便于管理的地方,如靠近水源、道路畅通等,以便于进行浇水、施肥、喷药等管理操作。
(二)苗床整理。
1、整地。清除地面的杂草、杂物、石块等,深翻土壤,并对土壤喷洒杀菌剂,进行消毒处理,消除土壤中的病原体,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碎土拢厢。把土拍碎拍细后,拢成厢面宽1—1.5米,厢与厢之间形成1条宽约25 cm的浅沟,厢面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浇水保湿再铺上一层5厘米黄土(没有种过茶叶的地块不用铺黄土)。
3、施肥浇水。整好的苗床上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用量适中,以免造成烧根或养分过剩。浇水要透,以利于穗条与土壤紧密结合。
4、喷药防虫。在浇完水后,对苗床进行喷药防虫,以防止病虫害对穗条造成危害。一般可使用矿物源的石硫合剂、化学制剂的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和植物源的苦参碱、微生物的甘蓝夜蛾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等进行防治。
5、遮阳保湿。茶树是既喜光又怕晒的植物,过强的阳光照射会导致茶叶日灼伤,表现为叶片边缘枯斑或叶片颜色变黄,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而死亡。搭建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苗床,水分走失过快,影响扦插成活率。
(三)扦插时间。不同地区不同地域所处的海拔和纬度不同,扦插时间也有所不同。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确定具体扦插时间。
1、春季。3-4月份是茶叶生长的季节,也是扦插茶叶的最佳时间之一。在春季,气候逐渐回暖,茶树开始萌发新芽,此时进行扦插可以充分利用茶树的生长活力,提高穗条的成活率。
2、夏季。6-7月份春季枝条已成熟,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均可扦插。在黔南地区,此时期气温在22—28摄氏度,雨水多,湿度大,穗条愈合快,长势快。据观察,扦插的穗条20天后,截面开始愈合,新芽逐渐萌发。保湿遮阳措施得当,成活率达95%以上。不利因素是花蕾多,在日常管护中要及时摘除花蕾,让养分集中供给新的枝芽。
3、秋季。9-10月份也是茶叶扦插的好时机。秋季的气温适宜,茶树逐渐进入休眠期,此时进行扦插可以避免夏季高温和病虫害的影响,提高穗条的成活率。具体扦插时间通常在9月份至10月份之间,此时茶树的枝条逐渐木质化,营养物质开始积累,有利于穗条的生长和发育。在扦插前,同样需要对茶树进行修剪和整理,选择健康、粗壮的枝条作为穗条,然后将其插入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四)扦插方法。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当地惯用制作茶类的茶树资源,选择适宜制作该茶类的优势单株。
1、茶树枝条的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茶树单株进行扦插是茶叶优势单株扦插的关键步骤。在选定的单株上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扦插穗条。
2、穗条长度。从剪口至叶柄长4.5—5厘米,一张叶子一个叶芽,剪口截面平滑易愈合。
3、扦插。剪好的穗条用生根粉稀释液浸泡2个小时后进行扦插。扦插前,压实厢面的土壤,扦插后穗条与土壤紧密结合。扦插株行距保持叶与叶之间不重叠(3厘米×10厘米)即可,扦插深度,以露出叶柄和叶芽为宜。
4、土壤保湿。扦插后应及时浇透水,并保持土壤湿润。冬季气温较低,可在苗床厢面用薄膜搭小拱棚覆盖,以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根据当地气温变化情况,间隔5—7天揭棚浇水1次,浇水后晾晒1—2小时再覆盖,起到通风透气和灭菌的作用。
(五)扦插后管护。在扦插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避免干旱和高温对穗条的影响。同时,加强苗床的日常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1、萌芽前管理。一是土壤保湿。根据苗床和茶树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无雨天气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不粘手,土表不出现裂痕为宜。适时查看苗床是否被水流冲刷土壤,及时给苗床补土培土,确保穗条能够充分被土壤覆盖。二是促进根系萌发。在扦插后的1—2个月内,定期观察穗条的生长情况,及时除去杂草和枯叶。当穗条剪口愈合,叶芽开始萌发,随即长出新芽时,及时进行叶面喷施速效性氮肥,以促进根系和植株的生长。
2、萌芽后管理。一是加强肥水。穗条剪口的地上部分愈合,地下部分已萌发须根,穗条上长出新芽,正式形成茶苗时,每隔20天喷施1次碳氢水溶肥1 :微生物菌剂0.4:水400倍的稀释液。同时用剪刀剪除苗床杂草,避免土壤松动,提高茶苗成活率。二是去顶摘心。当新的枝条长至6—8叶(20厘米左右)时采取去顶复壮措施。摘去顶芽,能有效地控制茶叶植株的高度和树形,促进茶叶植株的分枝和发芽率,同时使养分不断分散到侧枝和叶片上,进一步促进茶苗健康复壮,增强茶苗抗体,从而有利于下步茶苗移栽后的栽培管理。三是炼苗。穗条长出新的枝叶后,逐步减少遮阳时间。中秋节过后,可以揭去拱棚上的遮阳网进行炼苗,提高茶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