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红茶外形扁平,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具有鲜爽香气和独特的口感,不仅因其美味受到广大茶友的喜爱,还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而备受关注。本文将介绍都匀红茶的加工技术。
加工场所要求
加工场所基本条件应符合BD52/T630的规定,生产过程卫生要求应符合BD52/T630的规定。
鲜叶等级及要求
原料鲜叶应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无污染物、无病虫叶、无冻伤叶和其他非茶类夹杂物。鲜叶分为六个等级:珍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鲜叶分级要求见表1。
表1 鲜叶分级要求
等级 |
要求 |
珍品 |
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 |
特级 |
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一叶 |
一级 |
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 |
二级 |
一芽一、二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 |
三级 |
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初展 |
四级 |
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 |
加工技术要求
工艺流程: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评审定级→归类装箱
鲜叶
鲜叶采收时,按照都匀红茶鲜叶质量及等级要求进行分级,将不同等级的茶青分开收放,不能混装。
萎凋
萎凋分萎凋槽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等方式,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
表2不同萎凋方式工艺参数
参数 |
萎凋方式 | |
萎凋槽萎凋 |
室内自然萎凋 | |
摊叶厚度 |
将鲜叶摊放在萎凋槽中。嫩叶、雨水叶和露水叶薄摊,老叶厚摊。摊叶厚度一般在15 cm-20cm,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 态,保持厚薄一致。 |
摊叶厚度5 cm~10 cm,嫩叶、雨水叶和露水叶薄摊,老叶厚摊。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 |
环境温湿度条件 |
鼓风气流温度以28 ℃~32℃为宜,相对湿度以70%为宜。槽体前后温度相对一致,鼓风机气流温度应随萎凋进程逐渐降低。 |
萎凋室温度25C~30 C:相对湿度65%。 |
鼓风要求 |
风量大小根据叶层厚薄和叶质柔软程度适当调节,以不吹散叶层、出现“空洞”为标准。每隔1.5 h停止鼓风10 min,下叶前8 min~10 min停止鼓热风,改为鼓冷风。 |
|
翻抖 |
一般1.5 h-2 h翻抖一次,含水量高的开始1 h即翻一次。手势轻,抖得松,翻得透,避 免损伤芽叶。 |
每隔2h翻抖一次,手势轻,避免损伤芽叶。 |
萎凋时间 |
10 h左右 |
15 h左右 |
萎凋程度 |
萎凋叶含水率60%为宜,感官特征:叶面失去光泽,叶色暗绿,青草气减退;叶形皱缩,叶质柔软,紧握成团,松手可缓慢松散。 |
揉捻
采用揉捻机作业,投叶量以在制品自然装满桶为适度,按照“轻-重-轻”的加压原则进行揉捻,揉捻时间1 h左右。以茶条紧细,茶汁外溢黏附于茶条表面为适度,成条率90%以上。揉捻时间与加压方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揉捻工艺参数表
单位min
鲜叶级别 项目 |
不加压 |
轻压 |
中压 |
重压 |
不加压 |
全程时间 |
单芽茶青 |
5 |
15 |
20 |
—— |
5 |
45 |
一芽一叶茶青 |
5 |
15 |
25 |
10 |
5 |
60 |
一芽二叶茶青 |
5 |
15 |
25 |
20 |
5 |
70 |
一芽三叶茶青 |
5 |
15 |
30 |
30 |
5 |
85 |
发酵
将揉捻好的在制茶叶解块后放入发酵盘,均匀摊放,不能紧压,嫩叶薄摊,老叶厚摊,厚度为10 cm左右。如果是在发酵室进行发酵,室温24 ℃-28 ℃,相对湿度≥95%,以喷雾或洒水等措施调节,发酵室应保持新鲜空气流通,或用设备定时增氧,发酵机环境温度为24 ℃-28 ℃,相对湿度≥95%,隔30 min通风5min。如果是在自然发酵的条件下,气温在26℃-30 ℃,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发酵叶均匀摊放在发酵框中,表面用湿布盖住,发酵过程中洒水2~4次,发酵时间为3h-6h。在发酵室或自然条件下发酵,发酵程度都为青草气消失,呈现清香或花果香,发酵叶叶色变为红黄色。
干燥
初烘:烘干设备为茶叶烘干机或链板式烘干机,摊叶厚度1 cm-2 cm,温度110 ℃-120℃,时间15 min-20 min,茶坯含水量20%-25 %,条索收紧,有刺手感为适度。初烘后将在制品摊凉30 min左右。
复烘:摊叶厚度为3 cm-4 cm,温度为85 ℃-90 ℃,时间为25 min-30 min,毛茶含水量4 %-6 %,折梗即断,用手指捻茶条即成粉末即可。
评审定级
按取样要求取样进行评审,通过外形和内质评审,明确等级。
归类装箱
按照相同等级合并和品质互补原则进行拼配并按照GB7718的要求进行包装。
以上就是都匀红茶的加工技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